看看英國報紙的頭版或者天氣預報,隨處可見“猴兒冷”(brassmonkey,俚語,指特別冷)這個字眼。今冬已經創(chuàng)下19世紀以來的低氣溫,很可能預示著“冰霜巨人”(FrostGiants)的回歸。
當然,這種說法不無夸張,但我們確實正在經歷一次寒潮,事實上現在整個北歐就是如此。因此,不能在寒冷天氣里工作的發(fā)電系統(tǒng)可不是那么好。還應該認識到,幾乎所有人都擁有空調。電力需求峰值肯定會出現在這樣的冬季寒潮里,而不是夏天制冷的時候。
當然,無風和寒冷天氣同時出現,可能只是巧合。但這種情況總有發(fā)生的時候。然而,實際上更加糟糕。北歐遭遇寒潮時,幾乎總是沒有風。導致寒潮的原因是高氣壓降臨大陸,并滯留不去。按照定義來看,高氣壓幾乎總是伴隨著無風天氣。
我承認,之前我沒有出門,而是像此刻這樣在德國東部的室內看著那些風車。但中午氣溫只有零下11攝氏度(在這里已經算是非常冷了),而且沒有感覺到什么風。我強烈懷疑,現在整個北歐的風力發(fā)電量寥寥無幾。
所有這些意味著,對我們這些北歐人來說,風力發(fā)電無法成為一種有效的能源。原因不只是風力發(fā)電量在這次寒潮中很少。由于導致寒潮的高氣壓,風力發(fā)電量在寒潮中將始終很少。所以,每年電力需求高峰到來時,風能幾乎總是將無法提供電力。
這可不是我們希望發(fā)電系統(tǒng)出現的情況。因此,讓風力發(fā)電占到北歐發(fā)電量30%的現行計劃有點不可靠。